莆田匡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核电规划调整无碍十二五减排

编辑:莆田匡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2018/09/29
日本核污染事件使全球核电大国提高了警惕,纷纷重新审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与利用。而早在3月16日,国院务常务会议决定立即组织对中国核设施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并调整完善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在核安全规划批准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包括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中国核电“积极发展”的方针被“安全第一”所取代。

据业内人士分析,核电中长期规划面临的调整,或不会影响到我国今后五年的减排,2020年的碳排放目标则可能失守。尽管世界范围内核电发展战略存在争议,中、美等国专家认为,作为优势明显的一种清洁能源,新的技术将使得核电在未来能源战略中仍扮演重要角色。

“缓核”调整不影响“十二五”减排

3月17日在长沙召开的全国发展改革系统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以能耗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11.2%的增速。不过,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的总体趋势没有根本好转,一些地方环境承载能力已近极限,“十二五”要实现能耗强度下降16%、二氧化碳强度下降17%,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

为了兑现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的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减少40%至45%的承诺,中国的非化石能源占比要在未来10年达到15%。作为世界电源的三大支柱之一,核电被视为用于减排的重要清洁能源。要实现这一目标,有专家估算,核电的装机容量需要达到7500万千瓦以上。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已建成运行的核电装机有1080万千瓦,在建的有3097万千瓦,两者相加,是4000万千瓦上下。而4000万千瓦的核电装机,正是“十二五”规划中原定要达到的指标。就是说,如果没有大的发展调整,以目前的在建规模和速度,如期实现“十二五”目标可谓毫无悬念。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统分析和市场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姜克隽称,今后五年的减排,不会受到此次核电规划调整的影响,因为需要建设的核电站已经开工,现在调整审批的更多是2020年后的拟建项目。

中国的核电发展战略调整后,不久前刚确定的到2020年全国核电装机达到8600万千瓦的中长期目标,现在可能下调;核电规划修改后,将可能使得规划的能源结构中火电的比例上升,导致2020年的碳排放目标可能失守。

由于核电项目建设周期通常长达五六年,加上在核安全规划出台前停止审核新项目,这可能会对“十三五”核电目标完成造成影响。这部分核电产能押后腾出的能源缺口,必须由火电、水电等其他能源替补。